關閉

最新消息

發佈日期: 2016/04/13
標題: 國際能源產業氣候變遷調適動態報導-全球發電廠在氣候變遷與水資源變化下的脆弱度
內容: 一、摘要
依據2016年1月Nature Climate Change期刊的研究論文「更加注重與致力於調適,以維持未來的能源安全」顯示,氣候變遷衝擊並結合水資源改變將導致全世界的發電廠於2040-2069年發電量可能減少超過60%。然而,提高發電廠的效率與彈性等調適措施可減緩發電量的衰減。
水力發電與熱電發電(如核能、化石燃料及生質燃料將熱能轉化為電能等)依賴河川與溪流等淡水進行冷卻,因此水資源供應和水溫對這些發電技術具有關鍵的影響。目前水力發電與熱電發電占全世界發電量的98%。
依據預測模式顯示氣候變遷將衝擊世界很多地區的水資源供應並將增加水溫。先前的研究發現,夏季水供應的減少以及氣候變遷導致水溫升高,可能使歐洲和美國的熱電電力供應顯著減少。而新的研究將範圍擴大到全球層級,蒐集全世界24,515個水力發電與1,427個熱電發電廠的數據進行研究。
藉由全球尺度進行氣候變遷、水資源及發電量之間的影響,研究顯示電廠不僅造成氣候變遷,也可能受到主要氣候的影響,尤其在美國、南美洲南部、非洲南部、歐洲中南部、東南亞及澳大利亞南部等都是脆弱的地區,此乃因為預測在氣候變遷下水溫顯著增加,導致年平均徑流量減少,使得水力發電與熱電的發電潛力也將減少。
而對於調適措施的潛在影響包括技術發展以提高發電廠效率、燃煤轉換為更有效率的燃氣電廠、從淡水冷卻轉換為氣冷或沿海發電廠改為海水冷卻系統等。
隨著發電廠效率提高與冷卻系統型式的改變等技術發展之下,將減少大部分地區因水供應限制造成的脆弱度。而在乾旱期間提升跨部門的水資源管理也很重要。為了維持未來數十年水供應與能源安全,電力設施除了減緩之外,將需要提高氣候變遷調適的關注。

二、資料來源:
http://www.iiasa.ac.at/web/home/about/160104-water-energy.html
發佈人: 蘇衍綾
返回列表
展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