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佈日期: | 2014/08/29 |
---|---|
標題: | 國際能源產業氣候變遷調適動態報導-亞洲開發銀行推出南亞氣候變遷與調適成本評估報告 |
內容: |
一、日期: 2014.06 二、摘要: 亞洲開發銀行(ADB)於2014年6月出版名稱為“評估南亞氣候變化與調適成本(Assessing the Costs of Climate Change and Adaptation in South Asia)”報告。在該報告中提到氣候變化對能源部門之衝擊與調適需求,但是並未單獨針對能源部門進行個別評估報告。該報告之主要結論摘要如下。 該報告所涵蓋南亞國家包括孟加拉、不丹、印度、馬爾地夫、尼泊爾及斯里蘭卡。依據該報告的調查結果,南亞區域的總氣候變化成本將隨著時間增加而升高至長期令人望而卻步的地步。 依據電腦模型模擬結果顯示,如果全球無法偏離化石燃料密集型經濟之路徑,到2050年時南亞區域可能會喪失其每年國內生產總值(GDP)大約1.8%。此項經濟損失並將逐步提高到2100年時每年損失8.8%。其中馬爾地夫將發生最嚴重之GDP損失,而孟加拉、不丹、印度、尼泊爾及斯里蘭卡預計到2050年將分別面臨每年2.0%、1.4%、1.8%、2.2%及1.2%之每年國內生產總值損失。 但是,如果國際社會能夠採取哥本哈根與坎昆協議行動,以保持全球平均溫度上升不高過攝氏2度,則南亞區域損失平均國內生產總值於2050年時將降低到1.3%,到2100年時則僅損失大約2.5%。氣候變化對脆弱部門之衝擊包括以下: • 農業 • 森林與其他生態系統 • 衛生保健 • 水資源 (一)氣候變化對能源部門之衝擊 氣候變化會在電力供需方面改變南亞區域之能源安全情況,同時會因為剝奪能源對經濟發展所帶來好處,而增加貧困人口的脆弱性。氣候平均暖化現象將增加對空間冷氣之能源需求(但減少暖氣所需電力),同時增加灌溉的能源需求。在電力供應方面,將透過改變水供應性與冷卻水溫度來直接影響水力發電與火力發電。例如暴風雨和海平面上升等極端事件之發生頻率若增加強度,可能會導致更多電力系統故障。然而,氣候變化對能源供需的影響將不僅取決於氣候變化,亦取決於其他因素,例如每個國家的經濟發展、土地利用、人口、技術變革和社會文化趨勢模式等。 (二)調適方案、政策及策略 很顯然的南亞區域之調適需求,取決於全球緩解進度。在一切如常(BAU)情境下要進行氣候變化衝擊之調適時,很明顯的會比較在低排放情境下進行調適,更具挑戰性與成本昂貴。因此南亞區域的調適性反應,不必局限於僅僅針對傳統經濟活動模式的威脅來對症下藥。更高效率的區域經濟多樣化,可以創建全新模式和配套基礎設施,以取代這些做法。換言之,政策制定者需要及早採取行動來調適氣候風險。這些行動需要透過嚴格和及時證據來支撐。 一些南亞開發中成員國,迄今為止已經研擬推出調適策略。在一些國家,例如印度,亦已經推出各州與地方政府的行動計畫,以便將氣候變化調適方案整合至地方計畫和設施發展方案中。 要建立對於氣候變化影響調適之韌性,首先需要鑑別出部門別和地區性發展計畫和方案之氣候風險和脆弱性。其次是制定具備社會、環境和經濟合理性之調適和緩解措施與方案。 應對氣候變化的政策(包括調適與緩解)要能有效,乃是他們可以被全面整合至一個國家整體發展策略時。更重要的是,須要具備充足資金和技術轉讓,以確保任何氣候行動和倡議的成功實施。 最後,氣候變化調適乃是一個涉及諸多不確定因素的巨大風險管理挑戰。以彈性靈活的學習方法,來研擬各具特色的氣候變化調適策略,乃是一個處理不確定性之最好方法,並應從無悔措施開始。 三、參考網頁 1.http://www.adb.org/sites/default/files/pub/2014/assessing-costs-climate-change-and-adaptation-south-asia.pdf; 2.http://www.adb.org/publications/assessing-costs-climate-change-and-adaptation-south-asia |
發佈人: | 蘇衍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