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閉

最新消息

發佈日期: 2013/05/31
標題: 國際能源產業氣候變遷調適動態報導-歐盟執委會推出針對基礎設施之氣候變遷調適策略工作報告
內容: 一、日期: 2013.04.16

二、摘要
伴隨歐盟執委會於4月16日公布歐盟氣候變化調適策略通報(COM(2013)216)之外,歐盟執委會亦公佈各項解釋與提供額外資訊性質之工作報告,其中編號(SWD(2013)137)報告係針對基礎設施對氣候變化調適議題者。
在該項報告中涵蓋針對建築物、運輸、能源等基礎設施之氣候變化衝擊與調適說明。其中針對能源部門基礎設施受氣候變化衝擊所提供之額外資訊如下:
氣候變化的衝擊,例如極端天氣事件頻率升高或水溫與氣溫改變,會對能源傳輸、分銷、需求產生影響。
輸配電網面臨來自新增季節性與地區性需求模式,與極端天氣事件(例如暴風雨或洪水)直接物理效應之越來越多挑戰。與此同時,他們也需要面對平衡與整合來自再生能源(通常為分散式分佈)顯著電力生產量之挑戰。在這一雙重挑戰下,能源部門依然須要確保高度可靠性。由於其相對較低的物理韌性,舊區域的分銷網路特別容易受到極端天氣事件影響(例如農村地區野火)。此外電力生產量亦容易受到氣候變化影響而降低(例如發電廠之冷卻水供應減少時)。然而在歐洲一些地區,降水量增加或更強風力也可能導致水電或風力發電之新機會。
整體而言,洪水被鑑別為針對發電廠及相關實質資產之一項特定威脅。區域與季節性需求和能源使用模式亦會隨環境溫度上升而改變。預測顯示,北歐暖氣使用量將減少、南歐空調冷卻用量量則將增加。此外熱浪、寒流、乾旱等極端天氣將導致能源需求高峰值日益升高,可能會導致對能源基礎設施需求驅動的過度壓力。科學證據顯示,區域性與季節性需求量變化,乃是對能源系統最重要的氣候變化衝擊。

三、參考網頁
http://ec.europa.eu/clima/policies/adaptation/what/docs/swd_2013_137_en.pdf
發佈人: 蘇衍綾
返回列表
展開